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内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9-01-28    浏览次数:2774次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就是为保障公立医院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通过制定制度、程序、流程和方法,对各种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结合公立医院的业务特点,构建“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管理,控制经济活动风险,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


一、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内控体系建设

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内控体系建设,主要是围绕经济业务来开展,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完善制度和梳理业务流程两个方面。围绕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合同和工程项目六大经济活动,把医院所有经济业务梳理出来。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风险,分析风险。根据这些风险点进行流程设计再造,设计出一套完善的业务流程。当然这些流程既要符合内控要求,又要符合医院实际情况,不能影响工作效率。让这些业务流程更加顺畅,分清责任,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使之合规有序。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管控,把经验把关变成流程控制,达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目的,让所有员工都按照这个流程去做。 但是要真正让流程落地,就必须信息化,把梳理出的这些流程嵌入到信息系统里去,实际上信息系统就是个大内控。所以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系统建设。所有控制在流程中解决,而不是事后。


二、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内控体系建设主要内容

(一)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形成《内部控制手册》

完善每一个经济业务流程,所有风险点都要明确审批责任人和审批关键点,做到风险可控、责任明确。具体内容如下:

1.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决算、考核等环节,各环节均要设置详细的流程图及流程描述。

(2)预算编制要求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3)每月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根据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并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流程。

(4)预算管理要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

2.收入管理

(1)流程设置要明确收款部门和收款岗位,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医院收款各个节点均要设置稽核、复核、对账等控制点。

(3)医院收款要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

(4)设置票据管理流程,范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等审批手续。

3.经费支出

(1)在经费支出中,重点管控的费用主要有: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宣传费、公务接待、公车运行、出国(境)经费、资产维修、外出进修、劳务费、抚恤金、医疗纠纷赔偿、外送检验费等。在流程设计中,均要设置事前审批环节和预算审核环节。

4.采购业务

(1)采购业务中,根据预算编制年度采购计划、月度采购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施采购。要符合内控规范的要求:先有预算,再有计划,然后实施的程序。

(2)在采购实施过程中,财政资金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规定实施。自筹资金采购要制定严格的招标金额标准,招标过程也要设置监督、审核环节。

(3)医院要成立招标采购领导小组,所有招标参数或需求及招标文件均由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审议,招标采购办公室具体负责医院招标工作。

(4)加强医院的采购活动的流程控制,增强采购计划性,加强关键环节的控制,突出重点环节,确保医院采购项目规范运行。

5.资产管理

医院的资产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卫生材料、药品等。每类实物资产的购置均要设置事前审批环节,要做到计划购置、归口管理。比如:

(1)医疗设备引进需要提供效益分析论证报告,设备论证委员会讨论,办公会决议。

(2)固定资产报废均要求归口部门实地考察,工程师出具鉴定意见,鉴定小组鉴定审核,办公会决议。

(3)新药引进需要新药评议管理小组进行初审、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引进。

(4)卫生材料每月上报计划,严格按照计划采购。保管员验收入库时,要与计划审批单核对。

(5)所有资产均要求月末盘点,出具《月末盘点明细表》,并与资产管理科核对,资产管理科与财务科核对。如有差异,查明原因,达到账实、账账相符。

6.合同管理

(1)合同签订流程,均要设置事前合同文本的审查、审批以及预算审核。

(2)加强合同执行管理。比如:收款合同由承办部门负责到期收款,做到应收尽收;跨年付款合同由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统计,报财务科复核,据此做好明年预算。到期合同由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到期提示,确定是否续签。 

(3)要明确合同管理的归口部门。由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全院经济合同实行原件管理,编号存档。

7.退费流程

(1)医院退费流程包括:门诊退费、门诊挂号退费、在院退费、出院已结算退费、出院未结算退费等业务流程。

(2)门诊退费要规范药品、医技、其他门诊项目等类别的全额或部分退费业务流程。

(3)在院退费要规范药品退费的业务流程。

(4)出院退费要规范结算、未结算以及参保人员和全额自费人员的退费业务流程。

8.特殊业务

(1)特殊业务流程包括:外院补录、急诊费用合并、急诊留观、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医疗收费自主定价项目等业务流程。

(2)外院补录要规范外出购药和外出检查的业务审批流程。

(3)急诊费用合并、急诊留观要明确急诊科各个业务环节的操作要点。

(4)医院不良事件管理要明确不良事件归口管理部门,要规范考核程序。

(5)医疗收费自主定价项目要明确需要哪些业务科室审核以及这些业务科室的审核要点。

9.人事管理

(1)人事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工资变动、用人需求、辞职审批、辞职手续办理、请假、 带薪假、探亲假、事假、病假、护理假、婚假)等业务流程。

(2)工资变动流程要规范编制要求,明确审批环节。

(3)用人需求要规范不同业务人员的归口管理,加强计划申报,要明确审批环节。

(4)完善辞职手续办理的业务流程,有效避免遗漏事项的发生。

(5)加强请假事项的归口管理、手续办理、审批环节。

通过流程设置,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管控,把经验把关变成流程控制,使医院的所有经济业务在实施前均要求有事前审批环节,杜绝事后汇报、事后直接报销的现象,达到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监督纠正的效果。

(二)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内控制度汇编》

梳理医院现有的适用于内控体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层面制度、业务层面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上级文件四个模块进行,范围包括国家法律、部门规定、行业规范及医院内部规定等。针对设计再造的业务流程,完善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对于不满足内控要求或者缺失的制度,给予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