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不断促进教学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山东济南商贸学校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推动学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以资金管控为中心,以预算为主线,突出全面性、制衡性、重要性、适应性和规范性兼备的整体特点,此举立足学校教学工作实际,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以有效防控风险,更是契合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精神。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规定及工作要求,学校通过招投标程序,综合比较、优中选优,确认由我司协助开展本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为此,我司安排数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扎学校,与各科室实时互动、积极配合,高效扎实开展内控建设工作。历经数月,按照《内控规范》的要求对学校经济业务进行梳理并进行流程再造,截止目前,内控咨询工作已基本完成,信息化实施顺利进行中。
为保证内控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我司组织学校多次开展专题会议,阐述、讲解内控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及具体做法等内容,并从政策层面和内部管理需要两个维度说明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到宣传到位、动员充分,学校各级领导、教职工充分认识到了内控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对内控建设有了深入认识并重视起来,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效果。
学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按照以下几个内容完成:
(一)梳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思路是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其中制度建设是单位内控体系建设的必备环节和首要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对学校更好的开展教学事业、履行教书育人的社会服务效能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按照单位层面制度、业务层面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上级文件四个模块,梳理学校现有的适用于内控体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业规范及单位内部规定、管理办法等,对于不符合内控要求或者缺失的制度,及时给予调整和补充,如“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等。
(二)梳理经济业务流程,明确风险环节,制定应对措施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在规章制度基础上,梳理单位管理体制、组织框架、部门设置及关键岗位职责,发现存在的问题等。同时,全面梳理六大经济业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导向的原则,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影响分析风险隐患,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找出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排序,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根据内控规范,对预算管理、财务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和合同管理共六大模块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项业务的控制目标、范围、内容和风险点,借助于画图工具“microsoft visio”以流程图的形式将各项业务流程加以固化,明确了业务流程中的岗位设置情况、岗位职责范围、审批权限,按照业务实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将各项业务活动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到每个业务环节,使得不相容岗位职责相互分离,从而有效达到了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效果和机制。
(三)建设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固化内控成果
内控管理信息系统是保障内部控制建设成果有效落地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缺失会使得单位内控建设流于形式,没有将业务流程固化到日常工作中去,很难对风险起到真正的防控作用。
根据内控规范,在内控体系建设初期,就着手建立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力量,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贯穿在一起,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化与常态化。内控系统以预算为主线、资金管控为核心,将预算管理与流程控制融为一体,实现了自定义单据、自定义流程、CA数字签名和流程跟踪、实时信息查询等功能,将成为实施内部控制的有力工具。